首页 > 业界动态

新春启航这位95后青年许了一个愿望

来源:anbo    发布时间:2024-07-06 11:14:17

  春节的喜庆氛围渐渐散去,生物医药领域青年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一轮的科研与创新之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一位95后青年宋贺,分享了自己的奋斗故事和新年梦想。“在这个创新涌动的时代,我庆幸来到上海,在AI、自动化与药物研发跨界融合的前沿感受行业变革。”

  宋贺出生于1996年,老家是山东枣庄市。谈起对上海的第一印象,他说:“那是2015年高中毕业上海旅行的两天时光。”那时候他作为游客,对繁华热闹的上海留下了模糊的印象和向往。他看到了外滩川流不息的人群,东方明珠的霓虹灯,淮海中路的梧桐,田子坊的弄堂和老洋房,上海是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浪潮的嵌合体,优雅又时尚。

  2022年,宋贺与女朋友一起决定来到上海发展,来到了现在所在的公司晶泰科技,从事药物分子的合成工作。“之前的日常工作,是用各种化学试剂合成不同的药物分子,再交给生物部门来测试。每天的工作,投反应,后处理,纯化,交付……本质上还是劳动密集型岗位。”

  然而,在上海张江的新工作却让他有些出乎意料。“在这里我见识到了机器人合成工站,AVG小车,体验到了人机协同的高效工作模式,慢慢的变多的合成反应可以交给机器人连夜完成,我工作的效率也发生根本的改变。”宋贺充满感慨。

  科技不仅改变了生活,也正在改变慢慢的变多所在的岗位和行业。如同chatgpt的出现,很多客服、网站设计等工作岗位被AI所取代,宋贺也难免有些忧虑未来会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

  宋贺和记者说,医药行业流传着“双10定律”,即10年时间、10亿美元成本才有机会研发出一款新药。据了解,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6~7%每年用于医疗,为新药上市带来的成本远超于10亿美元,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长达14年的时间。这体现了行业的困境。在全球所有治疗类别中,药物开发的成功率非常低,例如97%的癌症药物在临床试验期间失败。因此,人们对应用人工智能方法改进药物发现管线的各个阶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两年的时间,我学会了使用智能化机器人工站完成合成工作,见识到了AI软件设计的药物分子如何加速了传统的药物发现过程。”宋贺看到,在上海,药物研发正变得更智能、高效,也认识到了真正替代人的不是AI,是使用AI产生更多价值的人。同事评价道,他在团队中表现突出、学习迅速,是一个脚踏实地又很有冲劲的优秀青年。

  如今,上海生物医药“热带雨林”气息愈发浓厚。去年8月,位于晶泰科技上海总部的全自动化实验室工站集群首次亮相。据晶泰科技首席技术官古亮介绍,晶泰科技已具备多场景、全流程自动化能力,形成了行业领先的自动化合成、自动化结晶等多种自动化解决方案,现有自动化工作站200余台,智能自动化实验室5000平方米,软硬件研发工程师150余人,相关领域科学家300余人。

  以人工智能设计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为例,将由机器人工作站进一步完成合成制造等流程。晶泰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实验机器人集群,能够覆盖投料、振荡、反应、结晶、后处理等多流程,这既能解放研发人员的双手,更可以将实验过程标准化、实验数据全过程记录并标注,用于AI学习。AI模型学习后,可以更好地设计反应步骤和条件,自动优化改善。

  张江,作为AI创新落地的前沿阵地,吸引了慢慢的变多像宋贺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挥洒青春、追求梦想、见证着有潜力改变一个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的诞生和发展。宋贺深知自己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他渴望在这个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城市中继续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2024年在这个我热爱的行业、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城市,我希望继续提高专业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龙行虎步。”他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评审结果,晶泰科技参与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抗体类药物开发及技术平台建设”项目获批立项。这一项目的成功立项不仅彰显了晶泰科技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宋贺等年轻科研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龙年伊始,宋贺充满着期待:“在未来,我计划与心爱的人携手进入婚姻的殿堂,在这里扎根安家。我相信,这个沉淀历史风华、引领科创前沿的城市有我的未来,也孕育着中国科学技术创新升级的未来。”

Views: